8 (905) 200-03-37 Владивосток
с 09:00 до 19:00
CHN - 1.14 руб. Сайт - 17.98 руб.

【Синьхуа книжный магазин подлинный】 East Line (конечный том)

Цена: 561руб.    (¥31.2)
Артикул: 595938623828

Вес товара: ~0.7 кг. Указан усредненный вес, который может отличаться от фактического. Не включен в цену, оплачивается при получении.

Этот товар на Таобао Описание товара
Продавец:温州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
Адрес:Чжэцзян
Рейтинг:
Всего отзывов:0
Положительных:0
Добавить в корзину
Другие товары этого продавца
¥ 30 18324руб.
¥8144руб.
¥ 19.8 10.9196руб.
¥ 68 39.9718руб.

[ 基本信息 ]
[商品名称:][ 东线(终结卷) ][开本:] 4
[作者:][ 朱世巍 ][页数:] 351
[定价:] 52.0[出版时间:] 2019-03-01
[ISBN号:] 9787229137762[印刷时间:] 2019-03-01
[出版社:][ 重庆出版社 ][版次:] 1
[印次:] 1    

 

[ 内容提要:]
       &[nbsp;《东线》系列丛书,由**军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写。它全面而详细地讲述了二战中苏德战争的整个过程。全书以丰富的地图、表格和图片资料,以及洗练、洁净的文字表现,展示了苏德战场上震撼人心的浴血大搏击与攻防力量的大转换。]
   &[nbsp;作为]&[ldquo;东线]&[rdquo;系列的终结卷,本书主要讲述了:1945年8月,苏军进攻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。美国人也投下原子弹,日本陷入绝境。日本关东军在遭受重创后,放下武器。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。]
   &[nbsp;与此同时,中美英三角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在进行。亚洲战后秩序雏形得以确立。]
[ 精 彩 页:]
   &[nbsp;日本人很清楚,蒋介石不仅军力孱弱,还特别担心苏联参战会使他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。因此早在1945年4月,大本营就指示侵华日军(所谓]&[ldquo;中国派遣军]&[rdquo;)总司令冈村宁次设法与蒋介石谈判,如果成功,则日本可以从中国全面撤军。而在谈判成功前,日军也要放弃一些地盘(撤退前也要通知蒋介石)。这样不仅可以促成谈判成功,必要时还能集中兵力对付苏联]—&[mdash;同时蒋介石不会干预,]&[ldquo;默默的保持中立态度]&[rdquo;。这也是对苏作战的准备工作。日本大本营7月底估计,到年底放弃了湖南和广西后,可以从冈村宁次手下再抽出10个师团和10个旅团来增援关东军,同时将侵华日军主力集中在华北。另据蒋介石幕僚的日记,早在5月间,日军已告知蒋介石,当日军撤退时不要追赶。]
   &[nbsp;但日本人更重要的目标还是利用蒋介石来影响美国。据周佛海日记,早在1944年9月,蒋介石的亲信何应钦就向日方表示,愿意以]&[ldquo;天皇亲政]&[rdquo;作为停战条件,还特别强调]&[ldquo;美方并不反对]&[rdquo;。这显然引起了日本人很大的兴趣。1945年7月9日,日军]&[ldquo;中国派遣军]&[rdquo;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,奉大本营命令与国民党高级将领何柱国谈判。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唐纵在日记里写下今井传达的要点:1、希望蒋介石为日本斡旋和平]—&[mdash;这含有两层意思:或者日本与蒋介石单独媾和,或者通过蒋介石与美国媾和;2、日本的底线是保住天皇和本土,其他都可以让步;3、如果蒋介石不肯斡旋,日本就只好找苏联]—&[mdash;第3点显然带有警告意味。]
   &[nbsp;日本人没有估计错,蒋介石的确害怕苏联介入。6月14日,蒋介石的代理人周作民就曾向日军询问苏军动态,回答是:俄国人正在增兵。而这正是蒋介石所担心的。在国际舞台上,蒋只是一张牌,而不是玩牌的。他严重依赖于美国,也就必须听命于美国。正因为此,虽然蒋早就知道美国邀请苏联参战,但也不敢反对,反而在1945年5月14日的政治报告上假意表示欢迎苏联进攻]&[ldquo;满洲]&[rdquo;。但他同时又强调绝对不和中共搞联合政府。显然,他意识到苏联参战有可能威胁他的统治地位。]
   &[nbsp;正是出于对美国的顾虑,国民党对日本的条件也不敢轻易接受。何柱国只能向日本人表示,愿意向盟国转达日本的条件,蒋介石也会帮日本说话以保存天皇,至于具体的和谈问题,]&[ldquo;中国自身不能做主。7月18]&[mdash;19日,日本陆军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听取了与国民党谈判的成果,得出的结论是:1、蒋介石无法抛开美国与日本单独媾和;2、蒋介石愿意促成美日之间的妥协。8月5日,蒋介石自己也在]&[ldquo;反省录]&[rdquo;中哀叹:]&[ldquo;美国对我外交之词句几乎视我为其附庸矣。]”
   &[nbsp;那么,美国人到底如何打算呢?如前所述,杜鲁门的既定政策是:帮助苏联迫使蒋介石接受雅尔塔协定,换取苏联出兵。实际上,就在蒋日会谈前几天,国民党特使宋子文已经飞到莫斯科。斯大林把一张纸丢给宋子文,告诉他这上面有罗斯福的签字,所以不容讨价还价:这就是雅尔塔秘密协定,要求蒋介石承认外蒙独立的秘密协定。7月4日(美国时间),杜鲁门也秘密通知美国驻苏大使哈特曼:美国不认为中国实际拥有外蒙,并要哈特曼]&[ldquo;非正式]&[rdquo;告诉宋子文,雅尔塔协定必须照办。]
   &[nbsp;不过宋子文还是和斯大林吵了几天。最后,在美国支持下,他提出了蒋介石的交换条件:国民党可以承认外蒙独立,但苏联要保证东北和新疆属于中国,也不可继续支持中共。斯大林答应了。7月17日,宋子文回到重庆。唐纵在日记里写道:宋子文希望]&[ldquo;明去暗来]”——&[ldquo;明]&[rdquo;则承认外蒙独立,把旅大租给俄国,中苏共管中东路;]&[ldquo;暗]&[rdquo;则换取苏联支持蒋介石。可是对宋子文的构想,唐纵却并不乐观,认为苏联的保证只是]&[ldquo;官样文章]&[rdquo;,未必会真正兑现。]
   &[nbsp;就这样,蒋介石在美国压力下,逐渐接受了苏联的要求。与此同时,美国在欧洲事务上也向俄国不断让步。就在7月5日,美国还承认了苏联所主导的波兰政府。7月中旬,杜鲁门来到柏林郊区的波茨坦,与斯大林和丘吉尔会面,就战后欧洲的地盘划分讨价还价。但杜鲁门也承认,他此行最迫切的目的,是得到斯大林参加对日战争的决心,这也是美军最急于在波茨坦会议上获得的东西。正是在波茨坦会议前夕,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建议杜鲁门]&[ldquo;鼓励俄国参加对日战争]&[rdquo;。]
   &[nbsp;日后,一些美国将军在回忆录里宣称他们当时已经怀疑苏联参战的意义。但事实是:美国政府和军方拉苏联参战的政策没有改变。理清如下事实顺序是很有趣的:美军于6月29日拟定的进攻日本九州计划,预定时间是11月,而俄国承诺的参战时间是7]&[mdash;8月。英国人指出,这计划证明美军压根不打算配合俄国人的进攻。可就在制定这计划之后,美军又明确要求杜鲁门督促俄国人履行承诺。这就使英国人没有点破的另一事实变得显而易见:美国人摆明要等俄国人动手几个月后才开始行动]—&[mdash;假设那时还有行动的必要。]
   &[nbsp;会谈中,俄国外交官对杜鲁门的印象是:在外交领域初出茅庐但又想耍威风的傻瓜,远不如他的前任罗斯福狡诈。美苏双方争吵不断。7月21日的第5次全体会议上,斯大林发表声明,在波兰西部边境问题上,苏联不受约束,坚持由波兰占据德国在奥得河]&[mdash;尼斯河以东领土,美英则表示反对。经过一番争论,还是俄国人占了上风。美英撤销对波兰在伦敦流亡政府的承认,实质上也认可波兰对德国东部的吞并。本来,这些地盘都在苏军之手,俄国人想给谁。不是美英能干涉的。]
    P19-21
[ 目录:]
&[middot;上篇]·
   &[nbsp;第一章]   &[nbsp;苏日战争前夕的]&[ldquo;外交战争]”
   &[nbsp;第二章]   &[nbsp;远东战役的计划与兵力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一、苏联的计划和兵力]
       &[nbsp;二、孱弱的关东军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三、走向战争]
   &[nbsp;第三章]    &[ldquo;八月风暴]”
       &[nbsp;序幕:越过国境线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一、]&[ldquo;七日战争]”
       &[nbsp;二、8月15日:日本投降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三、关东军解除武装]
       &[nbsp;四、斯大林的新远东]—&[mdash;从华北到千岛]
&[middot;下篇]·
   &[nbsp;系列特别篇之一:游击战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一、占领力量]
       &[nbsp;二、初期的游击战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三、战争中期的游击战]
       &[nbsp;四、游击战的尾声]
   &[nbsp;系列特别篇之二:工业能力的抗衡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一、总论]
       &[nbsp;二、财政与经济基础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三、工业基础]
       &[nbsp;四、军工制造]
       &[nbsp;五、农业的战争]
       &[nbsp;六、租借物资综述]
   &[nbsp;系列特别篇之三:人员损失]
       &[nbsp;一、德国]
       &[nbsp;二、苏联]